2011年全國基層政法干警考試在即,為迎合廣大考生的需求,根據以往的基層政法干警考試經驗,孫景民團隊為各位考生制定了詳細系統科學的階段性備考計劃,為考生備考助一臂之力。政法干警考試較公務員考試增加了幾個科目,希望各位考生能夠予以重視。
公共科目考試
第一階段:自我測評
通過對往年真題的分析,以及筆者向公安大學兩屆基層政法試點班學生了解的情況,行測與普通公務員考試沒有太大區別,考生可根據公務員考試的內容來準備公共科目的行測和申論考試。
考生可以嚴格按考試時間,以本省(如果省考試卷結構和基層政法干警招錄考試大綱所屬相近)或國家近兩年的行測、申論真題進行自測,一是初步把握行測和申論這兩門考試內容和題型,二是了解自己的水平。整套模擬,然后針對自己的弱點題型,加強練習,尋找快速解此類題型的技巧。
第二階段:專家指導提高
由于政法干警考試內容所涵蓋的知識較為廣泛,對于缺乏考試經驗的考生最好參加一些專業培訓或借助專業的輔導資料進行復習,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階段:靈活運用技巧
輔導教材和輔導班只是工具,上考場的是考生自己。所以必須要動手做真題,輔之以質量較高的模擬題。將老師講的答題技巧運用熟練,通過做題提高答題的速度和解題的能力。
第四階段:制訂實戰戰術
行測的考場上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不會的題目上浪費時間,會做的題目做不完。因此,考生在面對試卷時,不應將目標定為全部做完,而是應該放棄對自己來說的難題,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對自己有把握的題。考生通過摸索,已經了解了自己不擅長、預備放棄的題目,也得到了自己做每一部分的參考用時,必然可以得出適合自己的答題方法和答題順序(總的原則是先易后難,先完成自己較擅長的部分,給自己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第五階段:全真模擬
本階段,公共課主要是用套題模擬,幫助考生尋找答題的感覺,創造良好的應試狀態。
教育入學考試
第一階段:了解內容
報考專科職位的考生需參加專科層次的行測、申論考試和文化綜合考試(歷史、政治、地理)。報考本科職位(含專升本和第二學士學位)和報考碩士職位的考生都需參加本碩層次的行測和申論考試。另外,報考本科職位的考生還需參加民法學考試;報考碩士職位的考生還需參加專業綜合Ⅰ(民法學、刑法學)和專業綜合Ⅱ(中國憲法學、法理學、中國法制史)考試。
基層政法干警招錄考試3個層次的4門專業課都是識記與理解相結合的文科性質的科目。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逐步形成各學科系統的理論知識框架,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樹形圖”。
第二階段:重點消化理解
復習時間有限,考生一邊要記憶專業課的內容,一邊要提高公共課的答題技巧,時間緊任務急,如果無法統籌好,可能還會影響考試心態。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因為政法干警招錄考試還在摸索試點階段,教育入學考試目前沒有指定,也沒有敢稱權威的教材,這就對考生自身提出了緊迫要求——梳理出知識體系,細化知識點,必須迅速走完了解—理解—記憶—運用的全過程。
所以,孫景民團隊建議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的輔導課程,在老師的幫助下,迅速掌握公共課的技巧和方法,找到專業課的重點,在課堂上通過案例和題目,消化理解。統籌兼顧,讓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
第三階段:總結記憶技巧
因為記憶點太多,可用一定的時間,將老師畫出的重點難點,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并總結有利于記憶的口訣,為背誦打下基礎,節省時間。
第四階段:準備主觀題的套路
在理論的基礎上,對主觀題的答題,考生要認真思考,畢竟每門課的主觀題都占了“半壁江山”,在記憶理解基礎之上,整理出自己的觀點,并轉化為答題思路,需要一定時間,需要我們在考場下就做好準備。
第五階段:精確記憶
這一階段,理解的都理解完了,不理解的也沒有必要去浪費時間,建議用更多時間去背誦像民法和專二這些需要精確記憶的科目。
有效利用時間就是節約時間。孫景民團隊祝大家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Home page title
2011年政法干警招錄考試階段性備考策略
2011年政法干警行測備考判斷推理之矛盾論
黑格爾說:“邏輯學乃是純粹理念之科學。所謂理念,就是作為思維抽象要素的理念”。故,讓人望而卻步。實則處處皆有邏輯,看似不保邏輯,細細思索,均逃不出邏輯的范圍。邏輯學在公務員考試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判斷推理中。包括矛盾律、概念的外延、三段論、充要條件等。下面,綜合整理最近幾年國考和地方考試中邏輯學的一些試題對以上幾點進行分章敘述。
矛盾律又稱不矛盾律,是指同一個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對的思想,不能同時真。矛盾律用邏輯公式表示出來就是:“并非‘A且非A’”。其中A和非A是屬于同一論域中的問題或對象,非A絕不是A的異類、風馬牛不相及的非A;而是與A屬于同一個大類的非A。在矛盾律中,A和非A既可以是由一對矛盾概念做賓詞所組成的矛盾命題,又可以是由一對反概念做賓詞所組成的矛盾命題。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對象所作的兩個互相反對的判斷,或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是真的,因此不能同時都加以肯定。如果同時肯定它們都是真的,那就是犯“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這是一種常犯的邏輯錯誤。
因此,這類題目的解題突破點是:兩個命題互相矛盾,是指兩個命題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兩個命題互相反對,是指兩個命題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下面通過分析幾道真題加深一下大家對這類題目解題方法的了解。
例1:【08山東】已知:(1)甲要被錄取,乙就不被錄取;(2)只要乙不被錄取,甲就被錄取;(3)甲被錄取。已知這三個判斷只有一個真,兩個假。
由此推出( )。
A. 甲乙都被錄取
B. 甲乙都未被錄取
C. 甲被錄取,乙未被錄取
D. 甲未被錄取,乙被錄取
【解析】A 第一種方法:對題干條件做“假設”分析。(1)題中提示:三個判斷一真兩假。分析①②兩個判斷都是要么錄取甲而不錄取乙;要么錄取乙而不錄取甲,究竟錄取誰卻不能確定。但兩者語義完全相同,因此,它們的“真或假”。也必然相同。假設兩者“同真”則不合題義(題:只有一真),即可推知①②兩判斷都假。(2)剩余的判斷③“甲被錄取”就是真的。(3)根據“甲被錄取”真,又知道①②都假,可推出:乙也被錄取。正確答案為A。
第二種方法:對選項做假設分析。(1)假設選項A“甲、乙都被錄取”是正確答案,則③“甲被錄取”就真。而①、②都說“只能錄取一個”皆假。A項剛好符合“一真兩假”的題義。假設成立,正確答案 A。(2)假設B“甲、乙都未被錄取”正確,就構成三個判斷都是假的。首先推出③“甲被錄取”為假;再推出“只要乙不被錄取,甲就被錄取”也假;同理,最后根據“甲沒被錄取”從②逆否推出“乙被錄取”還是假。B項與題干相餑。(3)假設C項正確,則三個判斷都是真的,C也不行。(4)假設D項正確,則①②都真,D也不行。
例2:【08四川】老王的四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中有一人買彩票中了大獎。有人問他們時,老大說:“中大獎的可能是老三也可能是老四”,老二說:“老四中了大獎”,老三說:“我沒有中大獎”,老四說:“中大獎的肯定不是我”。了解兒子的老王說:“他們中有三位絕對不會說謊話”。如果老王說得正確,則中大獎為 ( )。
A. 老大 B. 老二
C. 老三 D. 老四
【解析】D。由老王的話可以推知四個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由老二和老四的話矛盾,結合前面的理論分析可知說假話者必為其中一人,那么老大、老三的話為真話,由此可以推出老四中獎。
例3:【08云南】在某次稅務檢查后,四個工商管理人員有如下結論:
甲:所有個體戶都沒納稅。
乙:服裝個體戶陳老板納了稅。
丙:個體戶并非都沒有納稅。
丁:有的個體戶沒納稅。
如果四個人中只有一人斷定屬實,那么以下哪項是真的?( )
A. 丁斷定屬實,陳老板未納稅 B. 丁斷定屬實,但陳老板納了稅
C. 丙斷定屬實,陳老板納了稅 D. 甲斷定屬實,陳老板沒有納稅
E. 丙斷定屬實,但陳老板沒納稅
【解析】E。分析四人的講話可知,丙的意思是有的個體戶納稅了,結合丁所說的有的個體戶沒納稅可知,二人的話必不能同時為假,所以必有一個人說的是真的。因此甲和乙所說的必然為假。故陳老板沒納稅。再結個甲說的話可知所有個體戶都沒納稅為假,則必然有丙說的話為真。
例4:某縣領導參加全縣的鄉計劃生育干部會,臨時被邀請上臺講話。由于事先沒有做調查研究,也不熟悉縣里計劃生育的具體情況,只能說些模棱兩可、無關痛癢的話。他講道:“在我們縣14個鄉中,有的鄉完成了計劃生育指標;有的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李家集鄉就沒有完成嘛。”在領導講話時,縣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手里捏了一把汗,因為領導講的三句話中有兩句不符合實際,真后悔臨時拉領導來講話。
以下哪項正確表示了該縣計劃生育工作的實際情況( )。
A. 在14個鄉中至少有一個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
B. 在14個鄉中除李家集鄉外還有別的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
C. 在14個鄉中沒有一個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
D. 在14個鄉中只有一個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
【解析】C。因為三句話有兩句話不合實際,故只有一真。“有的鄉完成了計劃生育指標;有的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不能同時為假,所以“李家集鄉就沒有完成”這句話就必然是假的。故李家集鄉完成了指標。由此可以判斷出前面兩句話中“有的鄉完成了計劃生育指標”就必然是真的,而“有的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就是假的,也就是說所有的鄉都完成了計劃生育指標。答案選C。
矛盾律方面的題目初接觸時可能會感覺無從下手,其實只要掌握了方法做這類題目就如同探囊取物。上面的例題是這方面的典型例題,希望同學們仔細分析其中的解題方法并熟練掌握以便在考場上遇到此類問題時能輕松應對。
2010年政法干警招錄培養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
2010年政法干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采取閉卷考試方式。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20分鐘,滿分為100分。
(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50分鐘,滿分為100分。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筆試試卷設“專科類”和“本碩類”兩種版本,分別適用于報考“專科試點班”的考生和報考“本科及法學碩士班”的考生,在試題類型、數量、難度等方面有所區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考生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和橡皮。
要求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二)申論
考生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和橡皮。
使用答題卡進行作答的,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申論答題卡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現代漢語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成績無效。
直接在申論試卷或答題紙上作答的,考生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在試卷或答題紙指定位置上用現代漢語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成績無效。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一)測驗的目的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基層政法機關工作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
(二)題型說明及舉例
第一部分:數量關系
主要測查考生理解、把握數量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方面。
本部分有兩種題型。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考生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確答案是11。原數列是一個等差數列,公差為2,故應選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甲、乙兩地相距42公里,A、B兩人分別同時從甲乙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B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A、B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只要把A、B兩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兩地間距離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考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等。
2011年政法干警招錄培養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
2011年政法干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采取閉卷考試方式。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20分鐘,滿分為100分。
(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50分鐘,滿分為100分。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筆試試卷設“專科類”和“本碩類”兩種版本,分別適用于報考“專科試點班”的考生和報考“本科及法學碩士班”的考生,在試題類型、數量、難度等方面有所區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考生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和橡皮。
要求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二)申論
考生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和橡皮。
使用答題卡進行作答的,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申論答題卡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現代漢語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成績無效。
直接在申論試卷或答題紙上作答的,考生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在試卷或答題紙指定位置上用現代漢語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成績無效。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一)測驗的目的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基層政法機關工作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
(二)題型說明及舉例
第一部分:數量關系
主要測查考生理解、把握數量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方面。
本部分有兩種題型。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考生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確答案是11。原數列是一個等差數列,公差為2,故應選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甲、乙兩地相距42公里,A、B兩人分別同時從甲乙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B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A、B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只要把A、B兩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兩地間距離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考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等。
2011年政法干警考試專業綜合Ⅱ大綱解讀
??? 2011年政法干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教育入學考試專業綜合II考試大綱于2011年7月12日公布,為使廣大考生對此次考試的考查目標、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以及考查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專家針對剛剛發布的大綱,為廣大考生做一個深度的解讀,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在接下來的復習時間內提高備戰效率。
??? 一、本次考試的考查目標
??? 專業綜合II考試包括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三部分內容,主要考查上述學科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從理論法學的角度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讀學位所要求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在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時,側重考查考生運用法律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法學知識及原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考生應能:
??? 1.正確掌握和準確理解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
??? 2.正確運用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給定材料進行分析處理和正確評價。
??? 3.結合我國法治建設的實際,綜合運用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我國現實法律現象和法治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 4.準確、恰當地使用法學專業術語和運用法律思維進行表達,論述有據,條理清晰,符合邏輯,文字表達通順。
??? 專家對此的解讀則是:
??? 本次考試所注重的不僅是考查考生的知識儲備情況,畢竟對法理學、憲法學和法制史的具體內容只是固定的死知識,只能考查學生的記憶力,更主要的是本次考試還要考查考生對知識的分析判斷能力,它不僅要求應試者要能記能背這些知識,還要能理解這些知識,掌握其主體脈絡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夠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來對我國現實法律現象和法治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大綱強調這方面的考查,對考生的能力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正確運用法理學、憲法學和法制史的基本知識原理解釋和論證觀點,明辨法理則是要對廣大考生的邏輯是否嚴密,論據是否充分,解釋是否透徹的一種專門的考查,簡言之,就是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專業的法律思維和邏輯基礎。
??? 結合社會生活背景和現實的法律現象進行分析評判并提出解決辦法是法律專業的重要特點,因為法律重在應用,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雖然法理學、憲法學和法制史三科都是些基本原理和知識,甚至是法律歷史發展,看起來與現實生活聯系不大,但是這些基本原理和知識雖然不能像部門法的具體法條一樣直接代入案例和事件來得到解決方法,卻可以直接從法學基礎理論中理清其發展脈絡,從宏觀角度對具體事件加以闡述。故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法學基礎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研究經典案例來積累正確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此外,還要注意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具有影響力的事件與案例,了解其發展與解決方式,認真研究其后續影響以及對我國法律發展的推動作用。
??? 準確、恰當地使用法學專業術語和運用法律思維進行表達,論述有據,條理清晰,符合邏輯,文字表達通順是考試大綱對考生答題時的基本要求,考查的是廣大考生的文字駕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考生可通過平時的大量練筆來加以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 二、本次考試的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 大綱規定的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內容分為法理學、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分值分別為60分、50分和40分。大綱中規定的試卷題型結構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分析題、論述題五種,題型設置較為全面,能夠很好的對考生的各方面能力加以全面考查,其中選擇題占81分,其余部分都為主觀題,主觀題中分析題所占比例最高,有此可看出本次政法干警專業綜合二考試的主要目的還是測查考生的分析表達能力,突出考查廣大考生的運用法理學、憲法學的基礎理論和中國法制史的相關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三、考查內容
??? 這一部分是整個考綱中最重要的部分,詳細列舉了2011年政法干警考試專業綜合二部分的所有考點,考生應以此為據,按照考綱中規定的試卷內容結構仔細安排自己的復習計劃。大綱中規定的考查內容非常具體而微,甚至詳細到了具體的概念和原則,尤其是法理學、憲法學中的基本概念是其考查重點,二中國法制史部分的內容看起來更加龐雜,但是這種形式上的紛繁復雜對考生的復習而言卻是有利無害的,對大綱中所特別強調的部分狠下功夫,對法律概念和大綱中所列舉的具體罪名要有所了解,尤其是對中國法制史部分多下功夫,考生在對照考綱進行復習時,一定要對中國法律的個時期的發展、立法思想和具體立法概述有所了解,要牢牢把握特定歷史時期的法律源流、特定法律術語,尤其是中國古代法律與現今法律差異極大,考生要在復習中多下功夫。法制史部分與其他學科的一個主要不同就是,中國法制史部分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歷史脈絡對各部分具體內容加以串聯,考生復習時可歷史發展順序為軸加以展開,對不同時期法律異同加以比對,做到加深印象,明確差別。考生在做模擬卷和練習題時要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補強,尤其是中國法制史部分,要對其中以古文表述的重要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切不可輕視,因為這部分也是法制史的常考重點之一。考生在復習時要嚴格按照大綱的內容進行,不可有所遺漏,甚至覺得某部分不太重要而擅自放棄,這樣才能使考試大綱起到它的作用,對考試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