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江西省省直事業單位招考真題解析
1、“觀念的東西不外乎的移入到人腦,并在人的頭腦中加工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是()
A、馬克思的觀點 B、恩格斯的觀點 C、黑格爾的觀點 D、費爾巴哈的觀點
選A
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說道:“我們自己所屬的物質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現實的;而我們的意識和思維,不論它看起來是多么超感覺的,總是物質的、肉體的器官即人腦的產物。物資不是精神的產物,而精神卻只是物質的最高產物。這自然是純粹的唯物主義。”
列寧說:“物質作用于我們的感覺器官而引起感覺。感覺依賴于大腦,神經、眼網膜等等,即依賴于按一定方式組成的物質。物質的存在不依賴于感覺。物質是第一性的。感覺、思想、意識是按照特殊方式組成的物質的最高產物。這就是一般唯物主義的觀點,特別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
2、掌握火候,把握分寸的哲學依據是()
?A 質和量的統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滲透
C、矛盾統一性和斗爭性的相互連接
D、內容和形式的相互轉換
選A。
掌握掌握火候,即把握"度"的問題。?
3、在人的自覺活動和社會發展規律的關系問題上,宿命論的錯誤在于()??
? A、否認人的自覺活動,夸大社會規律的必然性
? B、否認社會規律的必然性,夸大人自覺活動
? C、否認人的自覺活動和社會規律的統一性
? D、承認社會規律的統一性
選A (此解析來自搜狐教育,連題目都一樣,看來是一道考研預測或者是真題。)
割裂人的自覺活動和社會發展規律的關系會犯兩種錯誤:如果夸大人的自覺活動,否認社會規律的必然性就是唯意志論錯誤;相反如果夸大社會規律的必然性,否認人的自覺活動就是宿命論錯誤。題中的四個選項A符合題意,為正確選項。B項是唯意志論觀點。C項是二元史觀觀點。D項是一個不完整的錯誤觀點。
4、大躍進時期“浮夸風”盛行,某些生產隊甚至匯報說睡到畝產達到十幾萬斤。改革開放后,水稻專家通過反復試驗提出了我國水稻能夠實現畝產過噸的目標。公斤的水稻,從而為進一步實現畝產噸級的目標奠定了基礎。以上事實說明()2003年,我國栽培除了畝產900
A、提出水稻畝產十幾萬噸的人混淆了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性的可能性之間的區別。
B、水稻專家提出的目標是實踐成果體現了可能性總是向現實性轉化的關系
C、畝產過噸的目標和實現水稻畝產幾十萬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的可能性
D、畝產900公斤時朝著畝產過噸目標發展過程中有的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選D。06年的一道考研真題。“考點是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的四大范疇即原因與結果、本質和現象、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與現實,值得引起重視。可能考到選擇題考到或者作為分析題的某一要點設計出題。”?
5、揭示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的是()??
A、對立統一規律
B、質量互變規律
C、否定之否定規律
D、邏輯思維規律
選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對立統一即矛盾。
6、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就是()?
A、不受客觀規律的支配
B、擺脫自然的奴役和社會的壓迫
C、完全按人的主觀能動性活動
D、實現了無束縛的自由
選B,這個飛躍即是共產主義社會,我們都夢求的,擺脫了自然的奴役和社會的壓迫。共產主義就是這樣的自由王國,在這個自由王國中,人類才真正地獲得了解放。完成這一全人類解放的事業,是現代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偉大吧?
7、實踐高于理性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性。?
A、普遍 B、絕對 C、直接現實 D、客觀實在
選C。馬哲課本中有原文。似乎是95年理科考研的真題。
8、“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一觀點是說()
A、認識的目的在于指導實踐
B、認識世界沒有必要
C、實踐無需認識指導
D、實踐是認識的本質
選D.“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話是馬克思說的。重在實踐。
9、‘畫餅不能充饑’的哲學道理是:()
A、觀念的東西不能代替物質的東西
B、精神與物質是對立的
C、精神與物質具有相對獨立性
D、精神不能轉化為物質
選A.從一道成人高考多項選擇題改編而來,其中都有選A那項。從字面理解上,也只有A符合。
10、‘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還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技能的痕跡’這段話應理解為()
A、人造的或人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人類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
C、現實世界是人類精神的創造物
D、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突破客觀規律性
此題很容易,選B,無疑義。其他三個選項表述相當錯誤。
11、下列短語中體現質量互變規律的是()
A、有無相生,長短相形
B、月暈而風,楚潤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和以物生,同則相繼
選C。A項是對立統一的觀點,B是聯系的觀點,D不知道說了些啥。
12、()把科學的實踐觀第一次引入認識論。?
A、毛澤東 B、鄧小平 C、馬克思 D、恩格斯
選A,參見毛澤東的《矛盾論》和《實踐論》
13、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就是要()
A、不受任何框架的束縛,思想上達到絕對的自由
B、不受任何約束,做到隨心所欲
C、拋棄原有的一切觀念,重新評價一切
D、突破落后的觀點的束縛,實事求是
選D.應無疑義。
14、“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意義”是()觀點